400-655-9906

人工制砂在隧道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发布日期:2012-05-17      分类标签:
导读:人工砂即通常所说的机制砂生产线所生产的工程用砂,为降低原材料成本和克服河砂含泥量高的再处理成本,同时提高项目创效效果,隧道项目在仔细研究了整个隧道的整体围岩分布情况后...

人工砂即通常所说的机制砂生产线所生产的工程用砂,为降低原材料成本和克服河砂含泥量高的再处理成本,同时提高项目创效效果,隧道项目在仔细研究了整个隧道的整体围岩分布情况后,做出了利用符合强度要求的隧道开挖爆破后的石渣来加工机制砂的决定,投资建造了两个由专门机组生产的机制砂厂,据大致估算,与使用河砂相比,如果能够成功使用这两个厂生产的机制砂,可节约直接成本500万元以上,效益十分可观。

建筑用砂一般使用河砂,机制砂用于混凝土特别是耐久性混凝土中还不是很普及,没有十分成熟的经验可循,作为鹰鹞山隧道项目耐久性混凝土主要组分之一的机制砂,在某种程度上讲,其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项目耐久性混凝土的成败,从已经投产的两个机制砂厂的生产情况分析,认为要使机制砂在铁路隧道耐久性混凝土得到满足细骨料相关要求的运用,需从以下三个方面搞好机制砂的质量控制。

机制砂的压碎值指标是检验其坚固性和耐久性的一项指标同时考虑到反映砂坚固性指标的质量损失和耐磨性指标的要求必须对机制砂母材的选用高度重视,任何忽略和不重视母材选用环节质量控制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对机制砂的级配没有要求,对于耐久性混凝土,通常有抗冻和抗渗要求,细骨料的级配不好会导致混凝土的密实性问题,从而对耐久性混凝土的抗冻和抗渗指标产生影响,不利于耐久性目标的实施,机制砂的级配应参阅天然砂的级配要求进行控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该项控制常常不被重视,甚至将轧制碎石后的细残料直接当作机制砂使用,这样配制的混凝土是否耐久是可想而知的,这样的做法应严格杜绝。

由于机制砂运用不是很普及,因此业界对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的认识往往与天然砂中的含泥量混为一谈,笔者认为:对石粉含量的控制是对的,有利于细骨料的颗粒级配合理,但过分地控制石粉含量,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大投入,不利于成本控制,也是不必要的。

机制砂中的石粉绝大部分是母岩被破碎的细粒,含量高的石粉一方面使砂的比表面积增大,增加用水量;另一方面细小的球形颗粒产生的滚珠作用又会改变混凝土的和易性。
 

相关案例